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原名德州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于2017年7月注册成立,2019年8月经德州市审批局核准为慈善组织,2019年12月被市民政局评为5A级社会组织,2021年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于2023年5月更名为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截至目前,联合会已发展各类志愿服务团队200余个,志愿者10万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千万小时。
自成立以来,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积极作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经常性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综合治理、文化惠民、扶老助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组织志愿者在社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充分展示了社会力量助力疫情防控的优势和作用,在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参与应急保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创新服务形式,开展“警义联动”。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美好社区建设、社区健康服务、志愿者培训等活动的同时,创新推出“警义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力量,推动实现多元共建、问题共治、平安共享,志愿者全面配合“一格四警”开展工作,实现“警义联动”。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与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召开“警义联动”工作会议,签订《“警义联动”协作书》,完成德城公安分局派出所和联合会分会的所会对接工作,推动“一格四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所、站)建设,助力全市创建国家文明成市。
“警义联动”活动,以建设平安德州为目标,以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为重点,围绕“抓宣传、促防范、固平安”为中心,努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广大志愿者在创建精神文明城市、“防电诈”宣传、文明养犬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表率和宣传带动作用。
二、增强服务力量,成立救援支队。为完善组织架构,增强服务力量,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于2023年初成立应急救援支队,初期成员达到30余人。队员以青年退役军人为主,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成立以来,积极组织专项救援预案演练、救援技能训练,与兄弟救援队伍学习交流,开展了消防知识宣传、心肺复苏培训、公共场所病毒消杀、安全隐患排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爱心助考、巡堤护防等活动。
6月高考期间,德州一考生考前不慎摔倒导致脚踝骨折,无法行走,考场还在4楼。得知情况后,应急救援支队的队员们爱心接力,每天提前到达考生家中,用担架将她抬下楼,专车送至学校,再抬到考场,考试结束后再安全送回家,确保考生安全顺利完成了高考。
今年7月底,受台风影响,我国北方大范围降雨,造成漳卫新河水位上涨。为确保行洪安全,严防事故,需要志愿者进行行洪执勤,严禁一切非工作人员、车辆靠近行洪河道。应急救援支队听令而动,立即安排人员上岗执勤,积极引导、劝阻市民远离水道,确保安全。并积极筹备抢险物资器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第一时间实施救援。
应急救援队队员百分之八十为退役军人,他们退伍不褪色,除了积极参与日常志愿服务和应急救援活动外,联合会和救援支队积极行动,在德州军分区的领导下,精选队员加入到军分区应急民兵营,完成了2023年基干民兵训练任务,提高了军事技能,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拉得出、用得上。8月4日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联合会全体民兵队员立即做好了出动准备,随时在岗在位,直到警报解除。
三、参与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德州。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全面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将平安德州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志愿者走进小区、走进广场、走进村庄,通过悬挂横幅、面对面讲解宣传、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单、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等方式,联合会红马甲艺术团、文化艺术分会等专业演出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排练、演出精彩节目等方式,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普及防盗、防火、防诈骗等各类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治安防范知识,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引导大家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让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
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还成立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律师志愿者队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聚焦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指导,长期进行心理学和法律知识讲座,深入社区、敬老院、福利院,为各类人群开展免费心理健康和法律咨询服务。
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在德州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等部门的坚强领导下,与公安、消防、城管执法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发动志愿者参与平安德州志愿服务,组织平安志愿力量服务群众,为平安德州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德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鲁ICP备05030298号
技术支持:德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