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大众日报》以《珍藏在皮箱里的“一等功”》为题,刊发了乐陵籍退役老兵、中国人民银行乐陵市支行退休干部张安利离岗不离党、退役不褪色,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立功证书、奖章、纪念章作为“嫁妆”送给同为现役军人的女儿、女婿,并嘱咐两个孩子以身作则、关心战友,身正令行、洁身自好,努力为部队作出更大贡献的感人故事。
原文如下:
八一前夕,中国人民银行乐陵市支行退休干部张安利获得“乐陵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之前,德州一名老兵送给女儿的“嫁妆”火爆网络,这位老兵就是张安利,小皮箱里面珍藏着立功证书、奖章、纪念章等。收到这份贵重“嫁妆”的是张安利的女儿,陆军第80集团军某旅排长张晓悦。
“这么多年来,父亲从不向外人展示皮箱里的东西,也极少谈论他在战场上的经历。”张晓悦说,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她以为皮箱里藏着父亲的“私房钱”。没想到,里面装的竟是父亲沉甸甸的军旅记忆。
1981年,张安利参军入伍,曾任过通信员、副班长、班长。在边境作战中,他和战友英勇战斗夺回我方高地,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他本人则获得了个人一等功。不过,这份荣誉他从未同家人提起。“每当看到那个皮箱、那枚奖章,就会想起那些同生共死的战友们,他们有的在战场上牺牲了,有的受了重伤。”张安利红着眼睛说。
退役安置到中国人民银行乐陵市支行后,张安利服从安排到货币发行科工作,工作中兢兢业业。2020年,张安利主动请缨,到朱集镇李胡马村当了第一书记。听到很多群众反映“粮田浇水难”的问题,他立即多方协调,还发动战友捐款,为村里改善了灌溉设施,村民们感激地为他送上了一面锦旗。
正是受父亲的影响,小女儿张晓悦从小就向往军营。2017年大学毕业后,本已经考上教师的她,又报名参了军。“当时孩子说,‘我爸爸是当兵的,我也没有哥哥弟弟,我愿意为保家卫国贡献一份力量。’”张安利说。
今年4月的一个周末,张安利到女儿的部队驻地去看望她,女婿也赶来见面。张晓悦的丈夫张啸也是该旅的一名排长,两人今年1月领取结婚证,但由于工作繁忙至今未举办婚礼。张安利郑重地把珍藏多年的小皮箱交给“小两口”,嘱咐两个孩子:一是要以身作则,关心战友,给战友们树立好的榜样。二是要身正令行,洁身自好,努力为部队作出更大贡献。在张晓悦的建议下,张啸也找出他俩获得的表彰证书放进了父亲的皮箱中。
张安利的两个女儿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没有享受一等功退役军人子女加分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张安利的大女儿张晓琳是大众报业集团的一名记者。“从小我们知道父亲当过兵作过战,但是他获得的这些荣誉,我和妹妹也是在2017年她参军那年才了解清楚。打小父亲就教导我们自立自强,他做事低调认真负责,给了我们榜样的力量。”张晓琳说,“父亲常说你俩一个枪杆子一个笔杆子,无论干哪行都要兢兢业业,对得起信任咱的人。”
今年6月份张安利正式退休了,“退役不褪色、退休不退志,哪里需要我去哪里,继续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张安利说。
德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鲁ICP备05030298号
技术支持:德州新闻网